<rp id="wormc"></rp>
    <th id="wormc"></th><rp id="wormc"></rp>
  • <button id="wormc"></button>
  • 親情中華
    您當前所在位置是:親情中華 > 活動新聞
    文化交流基地:張騫紀念館
    發布時間:2023-04-12     作者:   來源:文化交流部   點擊量:189   分享到:
    字號:

    張騫紀念館位于陜西省漢中市城固縣博望街道辦事處饒家營村,依托西漢時期著名外交家、探險家、“絲綢之路”開拓者張騫墓而建。

    張騫,陜西城固人,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,兩次出使西域,開辟了舉世聞名的“絲綢之路”,促進了東西方政治、經濟、文化各方面的交流,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上寫下了光輝篇章。后因軍功和出使西域之功,被漢武帝封為“博望侯”。公元前114年,張騫逝世,歸葬故里。2014年,張騫墓被列入《世界遺產名錄》。

    1.jpg

    張騫紀念館占地12560平方米,建筑面積8600平方米,展陳面積2800平方米,有“張騫生平事跡展”、“漢上名城——城固”、“叩古寶山”、“城固出土青銅器特展”、“城固說漢”、“西北聯大在城固”等主題鮮明的展陳場所,陳展內容以張騫生平事跡、張騫與絲綢之路、張騫故里珍貴文化遺產、館藏文物為主,展示了張騫兩次出使西域的重大歷史事件和張騫不平凡的一生,以及“絲綢之路”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巨大作用。


    2.jpg3.jpg

    4.jpg

    5.jpg

    張騫紀念館館藏文物4058件,其中,一級文物24件、二級文物17件、三級文物234件,包括青銅器、陶器、玉器、碑刻、書畫等。核心文物張騫墓呈覆斗型,南北長19.5米,東西寬16.6米,高4.26米,占地面積約320平方米。

    依托張騫文化和豐富的館藏文物,張騫紀念館開展了形式多樣的社會教育活動。開通官方微信公眾號“張騫墓”,并在公眾號上開設“云·博·望”、“博學云課堂”、“館藏精品文物鑒賞”等專欄,通過文字、圖片、音頻、視頻等多種方式傳播優秀歷史文化知識,為社會公眾送去精神養料;精心打造線下社教活動品牌“博學堂”,開展了“二十四節氣”系列課程、“溯源寶山文明  感受造物之美”、“博物館里過端午”、“博物館里過春節”等社會教育活動;持續推進“六進”工作,陸續走進考院小學、集靈小學、龍崗學校等中小學開展“博物館進校園”活動。開展了“張騫杯”海內外征聯活動,共征集來自國內29個省市以及美國、泰國、加拿大等華人華僑楹聯作品8987副。

    為進一步宣傳張騫故里,講好張騫故事,張騫紀念館于2021年4月發布了張騫IP,張騫IP是張騫紀念館量身訂造的官方動漫形象,有水墨版、古代版、矢量版三種不同的形象設計。依據張騫IP,陸續開發了明信片、口罩、盲盒、晴雨傘、帆布包、公仔、微信表情包等多種文創產品,用新穎活潑的方式講述張騫鑿空西域的壯舉。

      6.jpg7.jpg


    8.jpg

    近年來,張騫紀念館獨特而深厚的文化吸引了大量海內外游人前來參觀游覽,吸引了全國大、中、小學生前來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和研學旅游活動,年均接待游客10萬余人,年均開展各類宣傳、教育活動60余場20000余人次。

    2017年,張騫紀念館被中國僑聯確認為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。

     



   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香蕉,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精品麻豆,久久窝窝国产精品午夜看片,性做久久久久久
    <rp id="wormc"></rp>
    <th id="wormc"></th><rp id="wormc"></rp>
  • <button id="wormc"></button>